终南山的清晨总是带着几分仙气。薄雾缭绕在山间,如同轻纱般笼罩着苍翠的松柏。林夏盘坐在一块平整的青石上,双手捧着昆仑镜,镜面泛着淡淡的金光。沈墨则在不远处的空地上演练轩辕剑法,剑锋所过之处,空气仿佛被割裂,发出细微的嗡鸣。
"沈墨,快来看!"林夏突然惊呼,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。
沈墨收剑入鞘,快步走到林夏身旁。只见昆仑镜中浮现出一幅幅画面:西域大漠上烽烟四起,清军与叛军厮杀,百姓流离失所,尸横遍野。画面最后定格在一面绣着"和卓"二字的旗帜上。
"这是..."沈墨眉头紧锁。
"大小和卓叛乱。"林夏沉声道,"乾隆二十三年,西域将有大乱。若不干预,死伤将数以万计。"
沈墨握紧了轩辕剑的剑柄:"我们得去。"
林夏点点头,指尖在昆仑镜上轻轻一划,镜面顿时泛起涟漪般的波纹,一道金光将二人包裹。当光芒散去时,终南山的景色已然不见,取而代之的是繁华的北京城街道。
"卖糖葫芦嘞——"
"上好的绸缎,江南新到的货色!"
叫卖声此起彼伏,街上行人如织。林夏和沈墨对视一眼,迅速融入人群中。他们需要找到能引荐他们面见乾隆的人。
"听说刘墉大人今日在翰林院讲学。"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对同伴说道。
林夏眼前一亮,拉着沈墨跟上了那两个书生。
翰林院内,刘墉正讲述《论语》中的治国之道。这位后来被民间称为"刘罗锅"的名臣,此时正当壮年,虽背微驼,但目光炯炯有神,言辞犀利。
讲学结束后,林夏和沈墨拦住了刘墉。
"刘大人,可否借一步说话?"林夏恭敬地行礼。
刘墉打量着眼前这对气质不凡的男女:"二位是..."
"在下林夏,这是沈墨。我们有要事需面见皇上,事关西域安危。"林夏压低声音道。
刘墉眼中闪过一丝警惕:"西域?二位有何凭证?"
林夏取出昆仑镜,镜面在阳光下泛着奇异的光泽:"此乃昆仑镜,可预知未来。西域大小和卓即将叛乱,若不及时阻止,后果不堪设想。"
刘墉盯着昆仑镜看了片刻,忽然笑道:"有趣。老夫虽不信鬼神之说,但二位气度不凡,不妨随我入宫一趟。不过..."他压低声音,"若敢欺君,可是要掉脑袋的。"
紫禁城乾清宫内,乾隆皇帝正在批阅奏折。听闻刘墉带人求见,且声称有西域紧急军情,立即宣召。
"臣刘墉参见皇上。"刘墉行礼后,侧身介绍道,"这二位是林夏和沈墨,他们..."
乾隆抬手打断:"西域有何军情?"
林夏上前一步,不卑不亢:"回皇上,昆仑镜显示,大小和卓将在三个月后于库车起兵叛乱。"
乾隆眉头一皱:"荒谬!大小和卓乃朕所封,岂会叛乱?况且,你如何得知?"
林夏双手捧起昆仑镜:"请皇上允许小女子展示此镜神通。"
乾隆犹豫片刻,点头应允。林夏将昆仑镜置于案几上,指尖轻触镜面,镜中顿时浮现出清晰的画面:库车城内,大小和卓正在密谋,城外清军遭到伏击,血流成河...
乾隆面色大变:"这...这..."
刘墉也震惊不已:"皇上,此镜竟能预知未来?"
沈墨抱拳道:"皇上,我二人愿随军西征,助朝廷平定叛乱。"
乾隆沉思良久,终于下定决心:"好!朕即命兆惠为将军,率军西征。你二人随军参谋,若真如所言,朕必有重赏!"
三个月后,西域戈壁滩上,清军大营连绵数里。正如昆仑镜所预言,大小和卓已公然反叛,杀害清廷派驻官员,自立为王。
中军大帐内,兆惠将军正与诸将商议军情。
"报——前方三十里发现叛军踪迹!"探马飞奔入帐。
兆惠看向林夏:"林姑娘,昆仑镜可有指示?"
林夏早已取出宝镜,镜中显示叛军在前方峡谷设伏,只等清军进入便前后夹击。
"将军,叛军在此处、此处和此处设有埋伏。"林夏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点,"他们想诱我军深入峡谷,然后截断退路。"
兆惠大惊:"若非姑娘提醒,我军必中埋伏!"他立即调整部署,派两支奇兵绕道高地,反将叛军包围。
战斗打响时,沈墨手持轩辕剑冲在最前。叛军中竟有数名身着黑袍的妖人,口中念念有词,召唤出黑雾笼罩战场。清军士兵吸入黑雾,顿时头晕目眩,战斗力大减。
"妖术!"沈墨冷哼一声,轩辕剑金光大作,一剑斩出,黑雾如同遇到克星般迅速消散。那几个妖人见状大惊,转身欲逃,却被沈墨追上,一一斩杀。
"那是...轩辕剑?"兆惠目瞪口呆。
林夏解释道:"轩辕剑乃上古神兵,专克妖邪。叛军中有妖人相助,难怪能迅速壮大。"
首战告捷,清军士气大振。但林夏通过昆仑镜看到,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——大小和卓退守库车城,正在准备某种黑暗仪式。
"他们在召唤亡灵助战。"林夏忧心忡忡,"若不及时阻止,后果不堪设想。"
兆惠立即下令全军加速前进,务必在仪式完成前攻入库车。
库车城下,清军列阵攻城。突然,天色骤变,乌云压顶,狂风大作。城墙上,大小和卓身着奇异服饰,手持骨杖,口中念诵咒语。地面开始震动,无数白骨从地下爬出,组成一支亡灵军队!
清军士兵惊恐万分,阵型大乱。就在此时,林夏高举昆仑镜,镜面射出一道金光直冲云霄,乌云被驱散,阳光重新洒落。那些亡灵在阳光下发出凄厉的惨叫,纷纷化为灰烬。
"不可能!"大和卓怒吼,"那是什么宝物?"
沈墨抓住机会,纵身跃上城墙,轩辕剑直取大和卓。小和卓见状,挥刀来救,却被沈墨一剑斩断兵器,再一剑刺穿胸膛。大和卓见势不妙,转身欲逃,却被沈墨追上,一剑斩下首级。
叛军见首领毙命,顿时土崩瓦解。清军趁势攻入城内,迅速平定叛乱。
战后,兆惠向乾隆上表,详述林夏和沈墨的功绩。乾隆龙颜大悦,下旨召见二人。
"林夏、沈墨,你二人立下不世之功,朕欲封你们为官,留在朝中效力,如何?"乾隆和颜悦色地问道。
林夏和沈墨对视一眼,同时跪下:"谢皇上厚爱,但我二人闲云野鹤惯了,恐难当大任。只愿继续游历天下,扶危济困。"
乾隆惋惜地叹道:"也罢,人各有志。不过,朕赐你们金牌一面,可随时入宫见朕。"
离开紫禁城时,刘墉亲自相送:"二位真乃奇人,此番若非你们相助,西域不知要死多少人。"
林夏微微一笑:"刘大人,昆仑镜显示,未来二十年西域将无大乱,但需警惕浩罕国的野心。"
刘墉郑重记下:"老夫必禀明皇上,加强西域防务。"
夕阳下,林夏和沈墨的身影渐行渐远。昆仑镜再次泛起微光,预示着新的使命正在等待他们。
紫禁辞别
紫禁城的红墙黄瓦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庄严。林夏和沈墨站在太和殿外的汉白玉台阶上,望着远处连绵的宫殿群,心中却没有丝毫留恋。
"真的不再考虑皇上的封赏了?"刘墉拄着拐杖,缓步走到二人身旁,眼中带着长辈般的关切,"以二位的才能,若留在朝中,必能造福更多百姓。"
林夏轻抚怀中的昆仑镜,镜面微微泛着青光:"刘大人,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。但这天下之大,需要我们去的角落还有很多。"
沈墨握紧了轩辕剑的剑柄,目光坚定:"昨日昆仑镜又有了新的警示,江南一带恐有异变。"
刘墉闻言眉头紧锁:"江南?那可是朝廷的粮仓重地!具体是何异变?"
林夏摇摇头:"镜中只看到黑气弥漫,百姓病倒,更深处的情形被一团黑雾遮蔽,看不真切。我们必须亲自前往查探。"
刘墉沉思片刻,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函:"老夫在江宁有一故交,名唤周文焕,任江宁织造。若遇难处,可寻他相助。"说着又取出两枚玉佩,"这是通行令信,沿运河各关卡见此玉佩,都会给予方便。"
林夏和沈墨郑重接过,向刘墉深深一揖。就在此时,昆仑镜突然在林夏怀中震动起来,发出轻微的嗡鸣声。
"怎么了?"刘墉惊讶地问。
林夏迅速取出宝镜,只见镜面上浮现出一幅画面:一条运河上,一艘官船正被黑雾笼罩,船上人员纷纷倒地。画面一转,出现一个模糊的身影,手持骨杖,口中念念有词...
"不好!"林夏惊呼,"有人在运河上施法害人!"
沈墨立刻道:"我们必须立刻出发。"
刘墉见状,也不再多言:"老夫这就安排快马送二位出城。"
运河惊变
三日后,林夏和沈墨沿着京杭大运河南下,已过沧州地界。初春的运河两岸杨柳依依,商船客舟往来如织,一派繁荣景象。
"按照昆仑镜的显示,那艘遇袭的官船应该就在这一带。"林夏站在船头,不断用昆仑镜观察四周。
他们所乘的是一艘轻便快船,由刘墉安排,船夫是个沉默寡言的老汉,只知道这两位是朝廷贵客,其他一概不问。
突然,前方河道转弯处传来一阵骚动。几只水鸟惊飞而起,空气中隐约飘来一丝腐臭气息。
沈墨立刻警觉起来:"有情况!"
快船转过河湾,一幕骇人的景象映入眼帘:一艘中等大小的官船斜靠在岸边,船帆半落,甲板上横七竖八躺着十几个人,不知生死。更诡异的是,整艘船被一层薄薄的黑雾笼罩着,那雾气仿佛有生命般缓缓流动。
"快靠过去!"林夏急道。
两船相接,沈墨率先跃上官船,轩辕剑已然出鞘,剑锋上泛着淡淡的金光。林夏紧随其后,昆仑镜高举,镜面射出一道清光,驱散周围的黑雾。
甲板上倒着的人面色铁青,嘴唇发紫,呼吸微弱但尚存。林夏蹲下身检查一人脉搏,眉头紧锁:"不是普通疾病,是中了某种邪术。"
沈墨警惕地环顾四周:"施术者可能还在附近。"
就在这时,船舱内传出一阵诡异的笑声,如同金属摩擦般刺耳:"呵呵呵...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来送死。"
一个佝偻的身影从舱内缓步走出。那人全身裹在黑袍中,脸上戴着青铜面具,手中握着一根扭曲的骨杖,杖头镶嵌着一颗发着幽绿光芒的宝石。
"你是何人?为何在此害人?"沈墨剑指对方,厉声喝问。
黑袍人怪笑一声:"吾乃幽冥尊者座下左使,奉命在此收集生魂。你们两个小娃娃,既然撞见了,就一起留下吧!"
话音未落,他猛地挥动骨杖,一道绿光直奔二人而来。沈墨挥剑格挡,轩辕剑与绿光相撞,发出刺耳的爆鸣声。林夏则迅速结印,昆仑镜射出一道金光,直击黑袍人胸口。
黑袍人显然没料到二人有如此手段,仓促间只来得及侧身避过要害,金光擦过他的肩膀,黑袍顿时燃烧起来。他发出一声惨叫,面具下的眼睛露出惊恐之色:"昆仑镜?!轩辕剑?!你们是..."
不等他说完,沈墨已欺身而上,剑光如虹,直取咽喉。黑袍人仓皇后退,从怀中掏出一颗黑色丸药砸向甲板,顿时爆出一团浓烟。待烟雾散去,已不见其踪影。
"跑了。"沈墨收剑入鞘,脸色凝重。
林夏则迅速查看船上人员:"他们还活着,但魂魄受损,需要立即救治。"
她取出昆仑镜,镜面朝下,悬于众人上方,口中念诵咒语。镜中洒下点点金光,落入每个昏迷者眉心。不一会儿,那些人面色渐渐恢复,呼吸也平稳了许多。
"暂时保住了他们的性命,但要完全康复,还需要找到解药。"林夏收起宝镜,"那妖人提到的'幽冥尊者',恐怕就是江南瘟疫的幕后黑手。"
沈墨点头:"我们必须加快速度了。"